美田——“融合”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
2020-06-23 08:39:34 来源:
(一)“美田”功能实现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农田生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污染源较多,一个是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我国农业种植至今仍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土壤有益的有机肥已很少使用,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与此同时,粮食产量对化肥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一旦没有化肥,粮食产量必定下降,即使新出现的优良品种也普遍耗水、耗肥。此外,由于工业发展,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污染,威胁着系统内的所有生物,已对周围生态造成极大损害,将来肯定会影响到粮食质量和产量。
1. 土地质量下降,生态污染严重
随着多年来农作物产量的持续增长,低、费、污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农田土壤质量新一轮的核心问题。化肥、农药的过施与滥施,造成了耕地养分失衡、土壤退化等问题;而养殖、城市排污、工业排污又对耕地土壤造成了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2. 种植品类单一,生产效益低
在农村,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要求的大规模集约化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据测算,每个农村劳动力耕种15亩以上土地,收益才可以超过务工收入,但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再加上种植类型单一,多数地区农田以粮食种植为主,随着粮食价格下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直线上升,农民负担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很多农民放弃土地到农业以外寻找就业门路。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也造成了一定程度 的撂荒和掠夺性经营问题。
3. 结构利用不合理,占用耕地问题严重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乡居民的住房、工业乃至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耕地;扩张带来的“自然需求”与“人为需求”占用耕地现象日益突出,并且出现了盲目占用、占而不用和乱占滥用的情况。同时,因为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大量耕地退出粮产舞台,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严峻考验。
(二)农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
1.农田生态污染治理
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城市污染转移等各方面排放的污染物,众多污染源导致目前耕地污染形势严峻。目前国内较为 常用的治理方法有:
(1) 物理治理法。利用物理方法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有清洗法、 客土法、换土法、翻土法。清洗法就是用清水或具有重金属溶解性的水把污染物冲至农作物的根外层。其作用是既可以减少农作物对有害物的摄取,又可以防止污染地下水。客土法就是向污染土壤中加入大量的干净土壤,覆盖在表层或搅拌均匀,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国家标准值以下或减少污染物与植物根系的接触。换土法就是把污染土取走,换入新的干净的土壤,该方法对小面积严重污染的土壤是可取的,可以防止扩大污染范围。翻土法就是深翻土壤,使聚积在表层的污染物分散到更深的层次,达到稀释的目的。
(2) 生物治理法。利用某些特定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吸走或者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常见的生物治理品种主要有蚯蚓、旱柳、杨、绿肥等。
(3) 农业措施治理法。首先因地制宜地改变耕作制度和耕作品种,以此来减轻重金属的危害,比如,在污染土壤中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经济作物,或者是选种抗污染的农作物;施用堆肥、厩肥、植物秸秆、沼渣等有机肥来增加土壤有机质,以增加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
(4) 化学治理法。向土壤中投入改良剂、抑制剂,增加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代换量和黏粒含量,从而改变土壤pH、氧化还原电位(Eh)和电导率等理化性质,使土壤重金属发生氧化、还原、沉淀、吸附、抑制、拮抗等作用,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2. 农田生态水利灌溉系统整理
推进耕地有机化建设,建立海绵耕地系统,具体方法如下:
(1) 将池塘系统保护与维修纳入农村公共产品(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的范畴。
(2) 提高耕地水源涵养能力。对冬季晒白、轮耕、休耕耕地实行种绿,以绿肥种植涵养水源,改善耕地水养、养分结构,建立可涵养水源、抵御干旱的“海绵农田”系统。
(3) 依据耕地的水源涵养状况,对水田等优质耕地进行特殊保护,对水浇地的灌溉水源进行特殊保护。
(4) 建立耕地池塘系统、灌溉渠系、耕地涵养水源保护的综合管理平台,以农田水利建设为基础,加强坡改梯、裸种绿等耕地水源涵养保护工程建设,提高耕地的水源涵养能力、养分平衡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
(5) 重构农村微水利建设体系,构建“由耕到渠,由渠到塘”的反推式农田水利框架。
3. 农田生态治理技术支撑体系
4.构建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1)实施秸秆还田工程,促进综合利用。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推进秸秆还田工作,效果比较明显。粮食和油菜作物实现机械化还田,全面禁止秸秆焚烧。
(2) 实施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工程,促进资源再利用。实行由政府牵头、监理公司把关、各养殖单位自行操作的市场运行机制,提倡和鼓励畜粪还田和优化养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畜禽场畜粪治理,进行网络管理和自行还田处置,对猪场和牛场建立雨污分流、干湿分离。通过生产网络将畜粪治理与有机肥料厂进行联结,生产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有效促进资源的再利用。
(3) 探索发展有机农业,推行清洁农业生产。发展有机农业在推进循环农业中具有积极作用,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采用有机肥和动物排泄物满足作物营养需求,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建立作物、土壤微生物、家禽和人的和谐系统,是一种跨越式的循环经济模式。
(三)高标准农田综合整治技术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持续高产稳产的农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通过实施《规划》,到2020年,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2019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实施办法(试行)》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评价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体制机制、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撑上迎来更多利好。
1.高标准农田的“三高”
高标准建设。建立均亩投入方式,执行“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建设要求,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以实现节水环保型,化零为整、规模化经营,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高水平利用。与科研机构共同研发,通过鱼稻共生、稻油轮作等方式促进农产品科技和附加值双提升。
高要求管理。2018年农业农村部设立农田建设管理司,履行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职责,承担耕地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参与开展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承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整治项目、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积极指导各地加快理顺农田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统一建设内容和要求。
2.基本农田“五不准”
国家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并明确规定,对基本农田实行“五不准”,即不准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法律规定的除外);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
3.高标准农田的资金支持
高标准农田建设属于公益性强、受益面广、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政府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推动作用。2019年,农业农村部推动,从中央预算源头上对原有农田建设项目和资金全部进行整合,设立农田建设专项。项目支出方向专项用于农田建设,近几年集中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再新安排包括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部门项目等其他非农田建设类项目。
(四)撂荒田园再造模式
建立农村耕地银行,盘活撂荒耕地,提升耕地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盘活土地资产,让山水田园重新恢复生机和活力。
1.耕地银行概念
政府建立农村耕地银行,耕地银行本质上是一种耕地经营权的临时转让的中介,是国家保证耕地质量和耕地利用效率的平台。
2.农民存储耕地过程
农民可以将不耕种(准备撂荒)的耕地在平台登记(暂存),包括暂存时间。到期后,耕地应保持原状或处于更好的耕种状态。对所有登记暂存的耕地,政府根据土地面积向农民发放暂存补贴。暂存补贴建议不根据耕地质量和位置,只根据耕地面积和暂存时间发放。农民可随时存取耕地,政府每年向农民发放年度暂存补贴,对在暂存期限后取出的耕地,一并发放固定期限补贴;对在未到期时取出的耕地,不发放固定期限补贴,仅每年发放年度补贴。
3.耕地银行的耕地管理办法
镇一级政府都建立耕地银行,各镇的耕地银行数据应该共享,并可统一由区级政府耕地银行管理。
政府将暂存于耕地银行的耕地数据向全社会公开,根据区位、地形、耕地质量、暂存时间等划分区域,向社会公开招标,委托企业甚至个人耕种,并保证耕地质量不下降或质量提升。
对于耕地银行中流标的耕地,政府可以委托企业或村集体在耕地上种植肥田植物或景观植物,种植收益归企业或村集体所有,政府匹配相关经费。相应的耕种应保证耕地质量和耕种条件不下降,保证耕地不撂荒。
(五)美田景观设计方法
1.农业文化IP化
在新媒体时代,旅游IP的作用和价值会越来越突出,是乡村与游客之间的黏合剂。打造自己的IP可以提升本乡村的竞争力,也是未来农业旅游发展的新趋势。IP化主题小镇需要创新特色乡村的IP故事文化来引导受众的认知,其次导入特色乡村的互动体验活动,形成深层次的受众感官体验,最后以新媒体助力特色乡村的营销推广。
2.农业种植景观化
通过规划,对种植区域合理布局,在保障生产量、生产效率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保障生产区域的景观性。重视重要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居住区域种植内容的景观化选择,保障至少一年三季均有可看之景;通过景观化的布局种植采摘区域的作物和果树,让游客在景观中体验采摘的乐趣;统筹种植区域的色彩协调,使之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地景观;丰富温室内部格局,使观光温室的室内种植更具景观化;在重要景观节点采用立体农业或农业造景的手法,打造依托农业种植形成的地标式景观;沿道路种植藤类农作物,同时满足生产、观光、遮阳的功能。
3.农业设施景观化
基础设施的景观化是农场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用农业造型完成厕所、垃圾桶、提水站、标识牌、休息座椅等基础设施的景观化改造,例如,巧妙利用某一种农作物完成一种配套服务设施的设计,经设计过的基础服务设施,可以从最小的细节体现出乡村主题化和景观化,提升乡村的整体文化气息。
4.雕塑小品农业化
雕塑是最直观的景观体验方式。对于农业项目而言,其雕塑要么杂乱无章,要么只是最为具象的展示。农业主题的打造,需要更为系统、更具创意的农业化雕塑小品体系,它将更多地凸显农业的张力,体现农业与人类、农业与游客之间的交流。雕塑小品这种最直观的农业主题景观应更加具有文化性、艺术性和创意性。
5.交通方式农业化
道路两侧目力所及范围内的景观化打造应被重视。从行道树、花卉、路灯设计到周边堆砌的沿路景观小品,都应进行认真地设计。可在主要人行游览道路设置种植廊道,打造葡萄长廊、丝瓜长廊、葫芦长廊、番茄长廊等,使道路本身既有农业种植的特色,又是主题鲜明的旅游观光景点。
田园综合体式靓山美田
(一)田园综合体的概念
田园综合体是以农业为主导的,融合了工业、旅游、地产、博览、文化、会展、商贸、科普、教育、商贸、娱乐中三个以上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从而形成的具有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的产业结合体。
田园综合体在2017年被写进中央1号文件,让农民能够充分参与和受益,并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试点示范,以探索农村全面发展的新途径①。 田园综合体有着“田园”与“综合体”两个层面的内涵,“田园”体现了乡村的基本属性,是“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范畴和基本形态得以长期存续的重要体现;“综合体”则反映了现代乡村转型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即乡村振兴不再以传统农业生产为唯一生产方式,而是朝向农业产业、观光旅游、休闲服务、创意开发、养老服务、生态修复、资源循环等多业态、多功能的综合体演进。
(二)田园综合体在全国建设情况
田园综合体建设在全国得到广泛开展。很多田园综合体无论是从投资,还是从影响范围上,都成为当地最重要的项目之一。下图列出了部分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的基本情况。
(三)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房地产开发属性强、农业弱的趋势明显
目前,房地产商是参与田园综合体投资者中最具实力的一方。房地产商积极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大大加快了田园综合体的落地和建设进度。但是,很多地方出现了房地产化趋势过强、农业弱化的问题。甚至,农业很多时候仅仅成为点缀或被迫接受的限制因素。
2.农民内生动力不足
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农民应该是主体。但现在很多田园综合体建设对农民的需求考虑不足,农民对田园综合体建设不清楚,参与不足。田园综合体建设远离农民,偏离了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根本目标,不利于农民内生动力的培养。
3.缺乏成熟模式
虽然田园综合体已在全国广泛开展,但仍然缺乏成熟的模式和标准,特别是业态协同、综合体运营和管理、农民持续收益机制、城市居民参与田园综合体方式等问题,仍然亟待探索。
4.传统乡村文化传承和保护面临风险,同时存在生态风险
田园综合体涉及面广,很多地方的田园综合体对当地业态、生活方式、景观和生态的改变都是剧烈而不可逆的。其中,传统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就面临巨大挑战,例如,居民居住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居民社区关系的改变,依托于原有社区的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必然面临风险。
同时,田园综合体建设对业态、景观等显在的指标会非常重视,但是对生态特别是如生物多样性、原生态环境等方面不容易被感知的改变,往往会忽略,进而可能导致对生态的巨大破坏。
(四)田园综合体建设关键点
1.组建优质高效的、政商结合的开发和运营管理团队
田园综合体涉及面广,必须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稳定的政策支持加以保障。强大的资金支持来源于市场主体,稳定的政策支持在于政府和基层村庄。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农民利益和村庄发展是根本目标,必须有政府的参与和监管;田园综合体的投资开发、运营管理又是市场行为,需要专业的商业团队参与。因此,必须组建政商结合的开发和运营管理团队。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由村庄和开发公司联合组建平台开发公司,统一负责规划、建设、运营和推广。
2.高效的三产融合的业态
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在于产业的融合。其中,农业是纽带、导入点和前提。虽然农业在田园综合体的收入比重中不能占主要部分,但农业始终是田园综合体的纽带和导入点,其他业态的发展必须有利于农业业态的发展。同时,农业也为其他业态提供景观和政策支持。
围绕农业进一步发展高利润、高收入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时结合特色小镇建设,最终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的局面。
3.特色小镇为基础
特色小镇是田园综合体发展二产、三产的主要空间,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田园综合体建设必须配套特色小镇的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三产融合,才能真正实现田园综合体的市场化运营。
4.生态为前提
田园综合体的根本在田园,必须注重保护田园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田园的生态也是田园综合体体验经济的依托。
5.文化体验为魂
田园综合体是体验经济的产物。田园综合体不仅仅提供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也不仅仅提供旅游休闲服务,更重要的是还提供田园文化体验及其他主题文化体验。
农业公园式靓山美田
(一)什么是农业公园
农业公园是在城市公园、农业及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园区三个不同业态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以健康定制的农业生产模式、公园化的种植养殖环境、景观化的种植艺术、主题化的旅游体验、休闲化的生活方式为主要标志,既满足现代化的农业育种、研发、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配送等产业闭环,又能够满足农艺观光、猎奇、体验等需求,还是新式生活、度假、养老体验的全新载体;既能够体现当地的农业历史、文化及当代发展水平,又可以通过科技展现未来农业的发展愿景。
(二)发展农业公园的意义
1.国家政策的支持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新型产业体系,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整合零散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民合作组织与社会企业家共同投资发展,通过产业升级实现农民就地转化。同时提出新型城镇化要有特色、产业基础要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产品”。
2.城乡间的桥梁纽带
农业公园在城乡之间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它作为一个似农非农的形态存在,为内心有着乡土情结的人而准备,既可以缓解离开乡村打拼的新型城市人的乡愁,也可满足城市居民对乡村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为生活在乡村中的村民增加新的就业机会与选择,改善其固有的生活,从而填补城乡之间的空白地带。
3.创造社会与经济价值
首先,农业公园改变了农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决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农业公园倡导有机、低碳、循环的理念,可以解决社会污染问题。其次,它可以促进政府和社会主导的农业产业升级,对农民和整个社会环境的提升都有所帮助,并与乡村建设进行融合,带来各种额外收益。
(三)农业公园园区建设标准
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亚太环境保护协会等五家单位联合制定了《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乡村风景美丽、农耕文化浓郁、民俗风情独特、生态环境优化、规划设计协调11项评价指数,全国范围内的村庄、社区、乡镇,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景区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可申报:①与乡村、农业文化相关的风景、风物、风俗、风情,具有吸引广大旅游休闲者的资源禀赋与基本条件;②产业结构中必须有农业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作为重要方面;③有对乡村实施绿色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与考量;④以村域范围为主体来规划布局和开发建设;⑤尽力保留原农户、农民的人居原生态,农民生活情景应活化与融化在农业公园游览体系当中。这不仅对之前的园区项目从侧面进行了规范,也为之后的农业公园创建指引了方向。
结合创建指标体系,以及以往项目的规划经验,总结出了下列11条建设标准,以供参考:
(1) 政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合理合法进行顶层设计。
(2) 选址。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距离核心城区、景区较近。各地对农业公园的面积要求各不相同,但面积大小对后续的辐射带动都有决定性的意义,建议在面积选择上谨慎斟酌。
(3) 资源。种植环境优良、有自主可控的水源、地形地貌具备一定特色、拥有一定的旅游环境和资源者更佳;农业产业能体现当地农业特色、有地理标志产品更佳;乡村建筑拥有当地传统特色或具备改造条件、农村生活具备一定的体验性更佳;涉农文化资源丰富、拥有特色的农耕文明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者最佳。
(4) 土地。基本农田占比不高于50%、一般农田占比不低于30%,非耕地土地占比不低于20%。并且可以为后天打造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农业及乡村生活方式、度假设施提供一定的配套建设用地储备。
(5) 规划。园区整体构架凸显公园化、平台化原则;产业种植体现农艺化、景观化原则;建设项目突出农业化、主题化原则;科普产品凸显过去化、未来化原则;度假产品体现生活化、健康化原则;配套设施凸显主体化、个性化原则。种植农艺既是生产空间也是旅游观光休闲、餐饮、娱乐的承载平台;特色乡村既是传统生活的再现也是乡村度假、养老的全新载体。
(6) 文化。每个农业公园都有自己精神层次的文化产品和自己的主流形象,它既体现在农业公园的实体,也会统筹线上线下平台及农产品、旅游商品;每一个园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和表现方式,或内敛或豪放,不管哪种形式都有突出的性格要素。
(7) 建设内容。尤其是配套设施,亦参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和国家相关部委提出的高等级农业的相关标准进行提炼,在农业农村部、旅游局出具正式意见前,暂以双标准作为农业公园的规划标准。
(8) 环保。农业产业形成自我循环链条,达到产业零排放或低排放;建设项目达到零排放;配套设施达到零排放。具体参照国家相应标准,通过环保部门的环评验收。
(9) 投资。拥有独立的投资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个人、社会机构。投资体现低投高效,针对农业产业链投资不得低于总投资的40%。
(10) 效益。一要体现富民、扶贫效应,老百姓成为受益者而不是失地者;二要体现环境及社会效益,带动农业及乡村环境提升,带动当地农民就业;三要体现经济效益,尤其是农业产业自身要有明确的盈利模式。
(11) 互融。一二三产业互融,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互融,人与土地互融。
(四)农业公园的政策风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新型产业体系,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产业升级实现农民就地转化,从而全面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提出,允许农村土地入市,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另外,党的十八大提出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型城镇,需要将集约土地、产业基础与农业产业化进行有机结合,旨在促进农村土地整理及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以农业产业为根基,按照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势必能够构建“产业+旅游+文化”的功能体系,而农业公园是一个大产业概念,它具备了科研、种植、示范、带动、加工、仓储、配送、休闲、旅游、科普等功能,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它颠覆了传统农业的观念,是一个融合一二三产业的、高端的“农业+产品”。这就是为什么说,农业公园将会成为“农业+”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最先进、最有竞争力的品牌。
自第一个农业公园发展规划开始,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从业人员都将农业公园的打造、研究作为一项专门的课题。2015年至今,乡村旅游成为一个新的发展亮点,农业公园也成为一些具有实力的政府和投资方极力追求的新型农业开发模式。2019年年初,广东省发布《广东农业公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将评定标准分为建设条件、建设能力、建设效益、园区特色四大项54个小项,涉及交通区位、园区规模、环境条件、管理接待能力、经济生态效益、辐射带动能力、地域个性化元素、园区主导产业以及园区品牌创建,等等,为地区农业公园的申报规划提供了新的标准。
农业公园已经受到政策、市场、研发等多个层次的关注,并已进入到具体执行层面,是国内农业产业升级、农业+旅游、乡村旅游最有效的抓手和发展载体,是当前新时期农业产业化、依靠新政策与时代机遇所面临的新型旅游产业和休闲产业融合发展的最好模式。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转型开发的最好阶段,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业与其他产业互融发展的农业公园道路势在必行。
(五)农业公园设计要素
农业公园是公园、景观、产业、游憩功能融为一体的综合系统,设计必须兼顾这些功能要求,形成农业公园体系。
相比于普通公园,农业公园的主要特点在于农业景观化与景观农业化,整个农业公园要素设计都应围绕农业景观、农业产业搭建设计。
下期的“鬼点子”栏目,我们将继续为大家解析人居环境改造模块~